当前位置:
黄河边上的爱情印证奇石
时间:2023/6/18 21:42:01     来源:运城公益网     编辑:雷峻

 这是一块奇石!

这是一块捡自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边上的奇石!

这是一块捡自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起源地--山西省垣曲县黄河边上的奇石!

这是一块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石!

这是一块激发人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愫--爱的奇石。

奇石高39公分,宽26公分,厚约9公分,重19.19公斤,呈四角圆润的长方体,仿佛鸡血石。非常奇特、令人叫绝的是,在整石以棕红色为基调的石面上,赫然出现了两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浅黑色的人形,背对着观石赏石的人,而“他们”也在观看着什么,令人遐想无穷。

左边居中的人形,酷似着一袭长裙的女子,留着简约干练、朴实得体、永不过时的剪发头,右手亲昵地搭在右边人形的肩头;右边的人形,肩圆膀阔,更像壮硕的男子,头微微上仰,仿佛在仰望什么......妙趣天成!其相依相偎的样子,令人怦然心动,感动不已,惊叹,赞美,沉醉!

有人说,他们像一对恋人,看他们贴身相依、亲昵甜蜜的样子,心里一定缱绻着爱的涟漪,凝神望着远处,仿佛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有人说,他们像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人生最美好的姻缘无非如此,有一个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爱人,有可以相互依靠的肩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正如歌曲《最浪漫的事》唱的那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如此美好的爱情美好的婚姻,谁不感动?谁不赞美?谁不向往?

于是,不少人说,它是爱情石,爱情印证石!

诚如,一千个人看《红楼梦》,有一千个人的理解。一块集形神兼备的奇石,带给人遐想的空间更是无限的。

在我看来,这何尝不像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搂着自己的儿子,一个少年郎,陪着儿子一起仰望星辰大海,一起眺望海天相接处的诗和远方......

 我们当然希望,母亲陪伴的儿子是健健康康的。但也许,她陪伴的是一个有着自闭症的儿子,一个智障的儿子,把所有的苦深深埋在心底,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儿子身上,这便更彰显母爱的力量,母爱的伟大!现实的人生里,不是就有许多这样伟大的女性伟大的母亲吗?

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何尝不是一位女老师,一位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一位把爱奉献给智障生或者差等生的老师,用无私的师爱温暖着鼓舞着学生的心田,陪学生谈人生聊理想,鼓起少年希望的风帆!

她何尝不像一位心思玲珑的孝顺女,在陪伴自己孤独的父亲,陪伴父亲一起看万里晴空,看彩云追月,听父亲回忆人生,讲那过去的故事,回想自己被父亲扛在肩头、骑在父亲脖子上那天真烂漫的时光,那小酒窝里漾着满满幸福的笑脸。

我们当然希望,女子陪伴的父亲是健健康康的。但也许,她陪伴的是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一位身染重疾、时日不多的父亲,她的心头其实滴着泪淌着痛,却用紧紧偎依父亲身边,用手亲昵地揽住父亲的肩头,向父亲传递着贴心小棉袄的孝心和深深挚爱!用浓浓的爱意把衰老孤寂的父亲包裹起来,就像小时候父亲用浓浓的爱意把她包裹起来一样!您养我小,我养您老!这是多么温馨感人的画面啊! 

他们也许是战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激烈的战斗中,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也许,他为了救她,身负重伤,差点丢掉了性命,她以不离不弃的陪伴来感恩来报答;也许,他们本就曾相互爱慕;也许,他们早就两心相许;也许……

他们也许是养母与养子,也许是养女与养父,也许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也许素不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

不管你怎样遐想,他们都诠释着人间最真最美的情愫--爱!而爱,最长情的是陪伴!

这块奇石生成于14至16亿年前,也不知道是否一开始就生成于垣曲,还是生成于黄河的上游,被母亲河的波涛卷着冲着来到了垣曲?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因为这一切实在太久远了,久远到那时还没有人类的出现!直到4500多万年以前,在垣曲这个地方,才出现了人类的远祖--世纪曙猿。根据人类科学家的研究判定,世纪曙猿的发现,将人类的起源向历史长河深处延伸了1000多万年,打破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定论。从此,亚洲,中国,被母亲河的臂弯深情揽住的山西运城垣曲,成为“人类的摇篮”。

  天地造化!14至16亿年前,上苍和大地是怎样预知了人类的模样?还是从前地球就有过人类,人类经历了又一次世道轮回?天地创造出这样一块令人震撼的奇石,以相偎相依、长情陪伴的感人形象,是要向人类传达什么?向人类传递天地对人类的美好期冀?传递人类存在的价值所在?传递爱的真谛吗?我想,一定是的!带着14多亿年前的预言和信息,这就是这块奇石显现于人间的意义!

面对这样一块奇石,我的脑海里不禁涌现出前人歌咏爱的许多诗词佳句: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愿为连理枝。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一日夫妻百日恩。面对这样一块奇石,我不知道,那些同床异梦、闪婚闪离的夫妻作何感想?

虎毒不食子!面对这样一块奇石,我不知道,那些不尽抚养之责甚者残害子女的父母作何感想?

养儿自知父母恩。面对这样一块奇石,我不知道,那些忤逆不孝的子女作何感想?

据慧眼捡得并收藏此奇石的运城籍人氏王刚先生讲,三十多年前,他在黄河边上淘石,幸运捡得此奇石,收藏于家。邻居有对年轻夫妻常拌嘴,吵架不避年幼的儿子。一日,幼儿来到王刚家中,看到奇石上偎依一起的人形,跑过去抱住就喊“爸爸妈妈”,怎么劝也不撒手。年轻的爸爸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心生触动,感化于心。从此,夫妻和睦恩爱,幼子快乐成长,一家其乐融融。如今,当年幼小的儿子早已留学归来,但仍念念不忘奇石之功,时不时就来看奇石。每次来,面对奇石,脉脉含情,似有所语。

奇石让不睦夫妻握手言欢,重归于好,也使小小幼童摆脱伤心烦恼,学业有成,实在是好事一桩!

但愿普天下人都能参透亿年奇石传递的真意,与父母、爱人、子女所有你爱爱你的人长情陪伴!(淮占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运城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运城公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