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书房·文脉馆一角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更是一个城市的IP。如今在运城,40多处免费开放的河东书房隐于城市繁华,成为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了解运城的“书”适打卡地。 走进位于中心城区南风广场东北角的河东书房·文脉馆,两侧墙上的黑白照片诉说着老运城的故事,加之整体原木风的装修风格,让氛围更显古朴和典雅。 河东书房·文脉馆的总面积达900平方米,馆内书盈四壁、淡墨飘香,大大的落地窗外亭台楼阁、水波粼粼,风景如画。记者到访当日已是下午5时,书房内依然座无虚席,大家都在静静地读书、记笔记、听网课,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环境非常温馨舒适,我很喜欢在这里学习。”正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小柳告诉记者,还有不少同学和他一样在这里备考。 一些中学生也是书房里的常客。即将升高三的学生杨司马假期里就经常来这儿学习。他告诉记者,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的效率更高了。“大家都在学习,这里离家也很近,所以我一般一待就是一天。”他分享道,“书房的座位非常抢手,大家都来得很早,有一次我9点多到,一楼已经没有位置了。” 河东书房不仅为市民提供种类丰富的图书,多样化服务还令其成为大家日常社交的好去处。河东书房工作人员南昌莉说:“一楼以学习为主,大家可以自由看书或者学习;二楼提供餐饮,设立文创售卖区;三楼就是茶室,满足大家社交、会客等多方面需要。”放暑假的大学生小景就约着朋友,一起来书房讨论小组作业。小景表示,这里环境非常好,学累了抬眼就是风景,里面还有很多小吃、饮品,味道都很不错。 WiFi、直饮机、充电插座、电子阅报栏……一应俱全的设施吸引了更多市民。“以前担心没地儿去,现在走几步就是书房,看书、喝水都很方便。”买菜路过的张大妈看到书房的外观美丽大气,也停下脚步进来一探究竟,离开时还说下次要专门过来看书。 据了解,节假日时,河东书房还会邀请专业老师免费开设一系列公益课程,最大程度满足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开设的课程种类非常多,比如舞蹈、剪纸、做风筝等,大多以非遗文化为主题,时间一般会选择在节假日,方便市民朋友过来学习。”南昌莉说。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上班族、退休人员将城市书房作为一种潮流选择,而书房也朝着更有温度、更有活力、更加便民的方向发展。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体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需要持续打造更多蕴含文化底蕴的“精神粮仓”。相信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场所发挥出其亮眼的功能,成为一张张响亮的运城名片。(记者 杜磊 见习记者 陈怡霏)
1、凡本网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运城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运城公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