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津市千亩芦笋采收忙 “小特产”撬动“大经济”
时间:2024/4/19 12:55:35     来源:运城晚报     编辑:小峻

 

 

眼下正值春季芦笋的成熟采收期,连日来,在河津市小梁乡西梁村芦笋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采收、分拣新鲜的芦笋(左图),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西梁村,连片的芦笋田一眼望不到头。田垄上,一株株芦笋带着泥土的芬芳破土而出,洁白肥嫩,长势喜人。“这些是早晨刚采收的芦笋,我们要第一时间送到收购点切根、捆扎、包装,然后发往各大城市,确保消费者吃上新鲜可口的芦笋。”村民杨红娟告诉记者。

芦笋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兼具营养价值和特殊药用价值,被誉为“蔬菜之王”。“与其他蔬菜的种植方式不同,芦笋一次种植可采笋10多年,比其他蔬菜好管理,经济效益高且稳定。”提及在河津种植芦笋的初衷,耕源农业负责人表示,2022年,他们经过多方考察,投资40余万元启动了芦笋育苗基地建设,并从山东引进“白雪公主”“盛丰F1”“TC30”等新品种。经过两年的发展,今年,耕源农业在这片超500亩的芦笋种植示范田里培育了100万株笋种。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近年来,为推动芦笋“小特产”成为致富“大产业”,西梁村不断整合资金、资源,聚焦产业集中突破,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延长产业链条,在推动芦笋产业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同时,有效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底盘”。

“下一步,我们将引入国内外先进技术,从土壤理化性质及芦笋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研究基础入手,利用多方资源,把芦笋栽培、深加工、农业节水、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蔬菜等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引进河津。”耕源农业负责人表示。

记者 刘凯华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运城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运城公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