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幸福
在垣曲县新城镇有这样一家人,幸福温馨,团结向上,每个人都充满了正能量。
男主人自投资金创建红色文化馆园,免费为公众开放,免费为参观者提供茶水,对抗战老兵及其后裔更是给予特别的优待……
女主人在后默默支持,把家事全部揽在身上,孝老敬亲,相夫教子,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儿女们个个优秀,小小年纪就立志要做红色接班人,长大后工作中争先评优……
这便是“山西省五好家庭”的杨金玉家庭。
□王端阳 王雪花
感恩先贤,创建红色文化馆园
杨金玉,垣曲县新城镇人,年届七旬。他年轻时在县造纸厂做过工,开过车,当过厂长。后来企业改制,厂子破产,他从头再来,凭着自己的努力,开办了垣曲县舜宝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按说此时的他已经无需再为生计所累,尽可以守住本分,享受悠闲淡定的日子,但他坐不下来,又为自己制订了新的人生目标,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他出生于革命家庭。父亲杨寿年15岁参加革命,在大西北解放宝鸡和兰州的战役中出生入死,后又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同美军浴血奋战。父亲硝烟弥漫的军旅生涯和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他对英雄一般的父亲充满了敬仰。他的舅父牺牲在解放战场上,是光荣的革命烈士。长大后的他,了解学习了许多解放军战士为国捐躯的事迹,懂得了是先烈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新的长城,是他们用鲜活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后来人一定要记住千千万万革命先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他说。
杨金玉的公司在天盘山地带,这里是革命老区,是中条山战役主战场之一。经常在山坡上能见到当年战争遗留下来的残迹和弹壳、炮弹皮,他心里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这里不仅是山水秀美的风景胜地,还是当年革命战争的热土,更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理想基地。念头一产生,他便开始筹划新的事业,并一发不可收。
2007年,杨金玉在天盘山下的望仙革命老区投资创建了“革命老区纪念馆”。2012年,他又倾资在天盘山南麓的民兴村筹建“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后续又建起了“民兴烈士陵园”,还有再后来开发的“中条山抗战体验园”。他的事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认可,“两馆两园”成为运城地区乃至三晋大地有名的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基地,在红色文化的传播方面发挥出无可估量的作用。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抗战老兵及其后裔、退伍老兵、现役军人、机关干部、青年学生,以及旅居海外的侨胞和爱国人士来这里参观、瞻仰和祭奠,人次多达二十几万。
十多年来,杨金玉为创建“两馆两园”付出了许多。为寻一枚炮弹,他和同伴在夏县的深山丛林里整整跑了三天三夜;为了一把与中条山战役有关的“中正剑”,他不惜重金,三次跑到湖南登门收购;为了复制一张华北军民作战要图和有关资料,他亲自跑到台湾历史博物馆……十几年来,为搜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实物,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两馆两园”建成了,而他一生的资产也基本全部耗尽了。
杨金玉自投资金创建红色文化馆园,免费为公众开放,免费为参观者提供茶水和无偿服务,对抗战老兵和他们的后裔更是给予特别的优待,一律免费用餐和招待。别人问他,这是为了什么?他说:“我出生在革命军人家庭,深知先辈们创业的艰难。我们和后人不能忘记他们,要把他们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发扬光大。这是我的初心,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杨金玉的善举使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017‘感动山西’十大新闻人物”“山西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山西省爱国拥军模范”“山西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运城市爱国敬业劳动模范”“运城市优秀共产党员”“2022运城最美科技工作者”“运城市最美家风传承人”等。
全家齐心,支持红色文化事业
杨金玉老伴叫宁爱玲,说到丈夫的事业,她颇为感慨。虽然抱怨过他,嫌他放着清闲的日子不过,累死累活自讨苦吃,但并不阻拦他,知道他是个有主见的,认定了的事三驾马车也拉不回来。她知道杨金玉做的是正事、好事,是对社会有益的事,应该支持才对。所以,宁爱玲就把家事全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不让丈夫分心。
“纪念馆在大山里,离家五六十里地,他三五天也不回来一次,即使回来,也是晚上到家,天不明就走了。他的心在山里、在纪念馆。”
“那些年,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到纪念馆去了,一时间家里很难从困顿中摆脱出来,一家人不得不节衣缩食,过起了与他经理身份极不相称的紧巴日子,有时我连鸡蛋都舍不得多买。”
“最困难的时候,老人看病要花钱,孩子上学要花钱,他出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连弟妹等一众亲人也不敢放开手脚花钱,也过起了计划经济的日子,考虑在他需要的时候为他分忧解难。”
宁爱玲和杨金玉结婚几十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作为一个坚强勤劳的女性,她在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里,孝老敬亲,相夫教子,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为杨金玉的事业付出了看不见的牺牲和努力。杨金玉的事业有自己无私的奉献,同样也有宁爱玲默默无声的付出。军功章有他的一半,也应有宁爱岭的一半。
杨金玉的子女和亲属同样给予了他力所能及的支持。自2007年“革命老区纪念馆”免费开放以来,孩子们就成了馆里的义务讲解员,每到节假日,他们就到山上给爸爸当帮手。他们拿着厚厚的资料背呀练呀,从开始跟在父亲身后听讲,到走到台前向参观者讲述,那些感人的红色故事在教育参观者的同时,也教育着他们,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种子。
参加工作以后,几个孩子仍一直心系着父亲的事业。大女儿在运城,一家三口每到假日就赶回来到纪念馆帮忙做事。二女儿在北京,每次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爸,你还有钱吗?”为了纪念馆的顺利运转,她前后投入了200多万元。小儿子在太原,只要回家,第二天必上山到纪念馆做事。两个馆里四个沙盘的制作和布局拼图就是儿子的功劳。杨金玉的三妹夫和弟弟也会时不时到馆里帮忙干这干那,就连80岁的老母亲也经常到馆里看看,说:“我娃这些年真不容易,妈支持你……”
杨金玉说:“创建‘两馆两园’18年间,我的亲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了我莫大支持。正是由于他们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红色文化的挖掘、研究、宣讲和展示工作中。家的力量始终是我能走到今天的坚强后盾和支撑。”
基因传承,弘扬赓续红色家风
杨金玉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人团结向上,和睦相处,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家规家训,共同建立起一个幸福温馨、充满正能量的红色家庭。他们对兄弟亲属至亲至爱,情同手足,对邻里朋友以诚相待,伸手互助。大家都称赞他们的家既是五好家庭、劳动家庭,又是红色家庭、革命家庭,是劳动人民家庭的模范。
杨金玉的三个孩子从小受到红色家风的熏陶和教育,小小年纪就立志,要做有理想、有志气的红色接班人。他们学习优秀,考学读研,个个出类拔萃,早早加入了党组织,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去年刚进门的儿媳妇也是共产党员。有纪念意义的是,儿子杨锋是在2021建党100周年时入党的,而杨金玉又在该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中荣获“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杨金玉的几个孩子工作以后,都表现出色。父亲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父亲的努力和拼搏是孩子们心中不言的教科书。参加工作以后,他们谨遵父教,爱岗敬业,不怕吃苦,努力上进,积极进取,在自己的事业中都作出了不凡成绩,获评优秀员工。三个孩子的优秀都是家教、家风培养的结果,是整个家的骄傲。
小到杨金玉的五口之家,大到他和兄弟姊妹的五个家庭,大小31口人,就有11个党员,真正是充满正能量的红色之家。祝愿这个红色之家欣欣向荣,天天向上,让他们的红色家风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1、凡本网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运城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运城公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