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风采

▲风景在路上
春分当天,惠风和畅。一大早,玲子就起床收拾。此前一天,她已和骑友约好,今天要骑行凤凰谷。
作为一个有着10余年骑龄的骑行爱好者,玲子对骑行的热爱,无须多言。头盔、眼镜、面罩、手套及骑行服……一一上身后,她推着心爱的自行车出门了。
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要是一般人或许还会有些畏难情绪,但玲子已记不清骑了多少遍。“路况熟悉得很,尤其是过了池神庙,踏上解放南路跨湖段,那感觉只有常骑的人才清楚。”
玲子告诉记者,这一两年,盐湖的变化显而易见。同样是行进在解放南路跨湖段上,骑行和开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吹着条山的风、看着盐湖的景,轮转如歌、一路生花。
如约到达目的地后,玲子发现团队里的南哥、邢姐等都到了。大伙相见,分外亲热。呼吸着凤凰谷山脚下的新鲜空气,他们谈天说地。继而,一行人又打开音响,跳起了舞。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他们脸上洋溢着烂漫的笑容。
“骑行多快乐呀!”年过六旬的邢姐打开了话匣子。
五六年前,她加入玲子这个团队。其间,虽然骑坏了两辆自行车,但她收获满满。
“强身健体,愉悦精神。”邢姐说,“做喜欢的事,心情本身就舒朗。而骑行带来的身体上的康健,也让生活更有奔头。”
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骑友相处都很简单,大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骑上车子出发。”邢姐说,“你也看到了,我们这些人,什么年龄段的都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思路打开了、视野也拓宽了,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很有帮助的。”
看到了许多赏心悦目的风景。
诗和远方在哪里?就在自行车的轮子下。进入三月,河东大地,百花次第开放。这对骑友来说,就是诗和远方。在与大自然亲密互动的过程中,每个骑友都获得短暂的放空,进而更好地面对生活。
桃花、杏花、梅花、梨花……哪里花开,哪里就有他们矫健的身影。当然,骑行遇到的可不止这些,他们还会集结去一些开车到不了的地方。在他们眼中,风景在远方,更在出发的那一刻。
分享的素材越多了。
随着微信、抖音等自媒体的爆火,很多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传声筒”。对于骑友来说,他们也喜欢把骑行遇到的人、事、景等分享给更多人。如此一来,一方面记录了骑行的点点滴滴,留下了美好回忆;一方面能不断壮大队伍,交到更多朋友。
传递着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
在玲子看来,只要有可能,骑友出行都是自行车。
既然,骑行的好处这么多!那么门槛是不是很高呢?
该团队领队南哥说,骑行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只要喜欢就可以加入。可以是团队出行,也可以是三五成行,最好不要一个人骑行。更需要注意的是,骑行上路后,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春光无限好,怎能不出发!爱上骑行,或许一次就够了。记者 景斌
1、凡本网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运城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运城公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